
一、行业定义和分类
行业定义
检验检测行业是指检验检测机构接受政府监管机构、生产商或产品用户的委托,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及仪器设备在相应标准及技术规范等条件下对鉴定的样品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指标进行检验检测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从而评定是否符合政府、行业和用户在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行业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检验检测行业存在不同的划分,具体分类如下所示:
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
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第一方(自我)、第二方(供应商)、第三方(独立)等。
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划分,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等。
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领域划分,可分为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农产品及农药残留、环境监测、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机动车辆及零部件、消费品及玩具等。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推进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检验检测服务业的战略地位,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现状
市场规模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层面迎来更深层次的全面升级的同时,全社会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越来越重视,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更多的检测需求。
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31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 2022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达到4165亿元,2023年有望突破4500亿元。
营业收入
受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随着我国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的检测报告份数逐年增多,我国检测行业年营业收入和占GDP的比值也在同步增加。
我国检测行业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585.9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4.8%。2022年我国检测行业年营业收入达4368.51亿元,占GDP的比值达38%。2023年有望超过4700亿元,占GDP的比值将达40%。
细分市场
从检验检测市场细分领域来看,我国主要检验检测领域营业收入排在前列的包括建筑工程、环境监测、建筑材料等,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576.40亿元、373.69亿元、338.84亿元。其他细分领域的营业收入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如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农产品及农药残留、电子电器、机动车辆及零部件、消费品及玩具等。
地域分布
从地域分布来看,检验检测市场需求较多集中于人员密集、产品生产和流通数量大、进出口贸易活跃的地区。 国内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规模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0.65%,中南地区24.21%,华北地区14.25%,西南地区12.37%,西北地区9.55%,东北地区8.96%。
从实现营业收入的区域比重来看,各区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7.13%,中南地区27.17%,华北地区15.96%,西南地区9.81%,西北地区5.75%,东北地区4.19%。 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收入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
在省份分布方面,2020年广东省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最多,为4270家;山东省和江苏省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排名前十的省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54.09%。
四、重点企业分析
河南海瑞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取得了CMA、CATL、CNAS资质,公司检验范围涵盖饲料、饲料添加剂、农产品、畜禽产品、食品、食品添加剂、粮食、农药、肥料、水质、土壤等领域。
公司是农业农村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测任务承检机构、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标准化验室,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检测任务、承担政府的化肥登记和备案检验、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抽检和食品的发证、备案检验任务,承接企业的委托检验、检测方法验证及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检验员培训等业务。
海瑞正检测一直致力于在科研、标准制定、技术指导、实验室建设、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等方面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深度的技术服务。特别是在饲料近红外快速检测的研究和发展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已经积累了八年经验,是河南省近红外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和郑州市饲料近红外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要围绕“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检验检测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70万人,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数量达到7.9亿份,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这表明国家对检验检测行业的重视和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市场空间。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检验检测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医疗卫生、生物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检验检测需求更加旺盛。同时,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也为检验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新能源汽车、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都需要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服务来保障其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预计未来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有望突破4500亿元。
行业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
目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格局总体较为分散,存在着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随着行业规范化和市场化的推进,行业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一方面,通过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分工、技术创新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远程化和网络化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远程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远程传输、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远程校准等功能,提高服务覆盖范围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共享机制、标准互认体系等措施,实现信息交流、数据分析、结果评价等功能,提高服务透明度和公信力。
检验检测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产业,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检验检测行业受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在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检验检测行业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等发展要求,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竞争优势。检验检测行业应积极适应和把握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变化,加强对医疗卫生、生物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同时拓展对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检验检测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